Bwin必赢(国际)官方网站

相关报道·必赢Bwin唯一官方网站

相关报道

2025-08-06 15:59:15

  “男大当婚女当嫁,成家立业传佳话。彩礼不必太特殊,否则男方拿不出……低碳迎亲重环保,空气鞭炮也要少。备酒席,不攀比,理事协会立规矩。规模档次都统一,铺张浪费要取缔。新事新办简约风,利国利民利家庭……”

  侯马市大街小巷传唱的这段快板,字字句句道出了群众对婚事新办的真心认同,也成为当地婚俗改革深入人心的生动注脚。

  从村规民约里用餐标准、参与规模等婚事细节的刚性规范,到离婚调解室中用温情缝合婚姻裂痕的细腻疏导;从社工团队以文艺演出、主题活动播撒的健康婚恋种子,到市领导挂帅的领导小组统筹下,政法委、宣传部、民政局、工会、团委、妇联、家调委等多方力量的协同联动——作为婚俗改革试点,侯马市以系统思维破题,用多维举措发力,让“移风易俗、喜事新办”的文明新风从政策文本真正融入城乡肌理。

  这场改革既有制度约束的“硬度”,以明确规则划定行为边界;又有文化浸润的“温度”,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培育新风;更有全民参与的“广度”,让每一个家庭都成为文明的践行者与受益者。7月25日,记者走进婚俗改革试点临汾市侯马市,探寻侯马市为基层治理中破解陈规陋习鲜活样本的实践。

相关报道(图1)

  走进全国文明村镇、婚俗改革试点村——侯马市新田乡东庄村,一幅幅色彩鲜亮的墙画在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有的画着新人婚事简办的温馨场景,有的以漫画形式解读“婚事新办”细则,图文并茂的宣传让移风易俗理念悄然融入村民生活。

  “作为婚俗改革试点村,我们从制度入手,把文明新风写进村规民约。”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新胜必赢登录app Bwin官方网站说,村里将婚事标准细化到用餐标准、参与人数、烟酒规格、文明用餐等方方面面,不仅印成宣传单下发到户,更在村委会、文化广场等醒目位置张贴公示。如今,彩礼大幅下降;娶儿媳装饰的婚车不超过10辆,提倡用电子炮车代替燃放鞭炮,娶儿媳、嫁女儿禁止用大型的歌舞乐队,可用普通的婚庆公司或者个体婚庆主持婚礼,仅此一项就能节省至少1万元;宴席上不见酒水,香烟选用10元左右的平价品牌,菜品从办事当天主餐席精简至10个,办事次日招待亲家桌数不超过6桌,“减负”成效实实在在。

  为强化监督,村里建立了婚事提前报备制度。在村委会的报备登记本上,记者看到,2025年已有12笔记录,其中婚姻登记8起、丧礼登记4起,每笔都详细标注了宴席规模、筹备方案等信息,由红白理事会全程跟踪指导。“婚事里,女性的话语权比男性多,我们村开展‘好媳妇’‘好婆婆’评比,通过身边榜样带动家庭观念转变。”李新胜说。

  更具特色的是村里的“健康银行积分兑换超市”,在超市货架上整齐摆放着食用油、洗衣粉、卫生纸等百余种日用品,村民凭积分可随时兑换。

  “婚丧嫁娶按规定执行,不大操大办,抵制‘生日宴’‘升学宴’等巧立名目宴席”这一项,在健康银行评分标准中占5分的较高分值。自2024年7月推行“一月一评比、三月一兑换”机制以来,每分可折算1元钱,累计已兑换42538分。超市管理员指着墙上的积分公示表说,“只要婚丧嫁娶超标准,积分就会清零,大家都很珍惜这份文明奖励。”

  东庄村正是侯马市众多婚俗改革试点的生动缩影。如今,在一系列扎实举措的推动下,侯马市的文明婚俗已蔚然成风。为让改革落地见效,当地专门成立了由市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出台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以婚姻登记处为主阵地统筹协调全市改革工作——不仅牵头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履职、制定工作清单、组织宣传活动,还深入走访三乡五办,精心选定试点村(社区),将新田乡东庄村、凤城乡西城村、高村乡厥祁村、张村办北庄村、上马办程村、路东办Bwin必赢官网 必赢入口电厂社区、路西办东街社区、浍滨办晋康社区纳入其中,通过以点带面、示范引领,让文明新风逐步融入城乡生活的方方面面。

相关报道(图2)

  侯马市民政局局长高先文表示,婚姻是关乎千家万户的民生大事。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群众对婚姻幸福的期待不断提升。作为婚俗改革试点,当地领导小组始终认为,改革既要减轻民生压力、革除陈规陋习,更需要群众广泛参与——既要传承优秀传统婚俗文化,也要治理不良婚俗。而政策宣传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为此,他们通过新时代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介入,以常态化宣传、特色活动、全流程服务融入等方式助推改革,引导群众树立健康婚恋观,让“移风易俗、喜事新办”理念深入人心。

  侯马市新时代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宋怡儒介绍,中心在全市三乡五办均设有分站,在侯马民政局的组织领导下,通过制作宣传版面、印发口袋书和宣传册页,组织乡镇社工深入村社、广场、游园、市场等人流密集场所开展常态化宣传,面对面解读政策、解答疑问,让文明婚俗理念走进千家万户。同时,中心依托老年文艺爱好者组建“岁月如歌大篷车”,将婚俗改革宣传融入文艺表演,既有经典戏曲《朝阳沟》,也有新编舞曲《最美的情缘》《愿为你》等,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新风。2024年,该活动已深入社区、村庄开展53场,覆盖群众上万人次,有效扩大了改革的社会影响力。

  在实践中,社工团队创新介入婚姻登记关键环节:每年“520”、七夕等特殊节点,全程协助登记工作,为新人提供引导、咨询服务,同步宣传改革意义与做法,倡导简约婚俗礼仪;联合婚姻登记中心举办首届婚博会,集中推广“移风易俗、喜事新办”理念;3月植树节期间,策划“弘扬婚恋新风尚,共栽家庭幸福树”“紫金山之恋,遇见春天”等活动,通过共同植树、现场相亲,让青年在互动中体会家庭责任,传递健康婚恋观,助力适龄青年自然交友。“婚姻不是终点,而是起点。”社工们将正确婚恋观教育融入婚姻家庭全流程:联合民政、妇联开设“为家护航”婚姻家庭辅导课堂,帮助新人及家庭成员学习婚姻经营与家庭和谐技巧;配合市政法委开展家庭“小安”促社会“大安”活动,强化家庭成员法治意识与责任感;助力市妇联推进“争当好女性、争做好母亲、争创好家庭”活动,弘扬优良家风。协同工会、民政局开展了以“会聚良缘青春有约”为主的青年职工交友联谊会……此外,中心还建立家长读书会,截至目前已组织线天、线期,共读《爱不落下》《妈妈的星星》等婚恋家庭类书籍,累计阅读量超百万字;同时成立婚庆文化商会,为新人提供便捷服务,进一步凝聚婚俗改革合力。

相关报道(图3)

  走进侯马市结婚登记大厅,明亮的空间里,等候区的坐椅整齐排列,登记区的窗口清晰标注着办理流程,宣誓区的红色背景墙衬得誓词愈发庄重,颁证区的鲜花与绿植点缀出温馨氛围,各功能分区一目了然、井然有序。领证厅内的结婚誓词,笔墨书写的传统婚俗典故悬挂两侧,既让婚姻登记的仪式感扑面而来,又透着浓浓的传统文化韵味。

  大厅一角,离婚调解工作室的标识格外醒目。这是侯马市家事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家委)配合民政局离婚登记工作设立的服务机构,调解员均由家调委从其他工作室抽调的骨干。作为当地首个以志愿者为主体、以免费调解民间纠纷为主要形式、以促进社会和谐为宗旨的民间调解组织,家调委2021年还被国家司法部授予“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称号。

  婚姻登记处相关负责人张大莉说,离婚调解工作室的核心是搭建沟通平台,免费协助当事人稳定情绪、冷静思考,以理性态度处理婚姻矛盾,助力家庭和谐。志愿者耿红英、董会勤都是持证心理医师,她们在工作室通过温和的心理疏导、耐心的行为引导、细致的情绪安抚,将“温情调解”打造成婚俗改革的创新实践与重要抓手。今年以来,已有30余对夫妻经家庭辅导后决定不离婚或暂缓离婚。这种温情调解不仅引导更多家庭学会包容与担当,更在潜移默化中倡导着文明、科学、理性的婚姻家庭观。此外,当地还会在七夕等特殊日子,邀请心理专家在登记大厅的活动区开展婚前家庭辅导,新人围坐倾听的场景,也成了大厅里一道特别的风景。“前段时间调解过一对夫妇,丈夫爱喝酒,每次喝酒都会遭到妻子殴打。调解时男方掀开上衣,露出满身伤痕,说自己有错,但为了孩子不愿离婚。”董会勤说,她当场点出矛盾症结,建议男方借节日契机带妻子回丈母娘家缓和关系,同时把“喝酒朋友圈”换成“健身圈”,最终这对夫妻决定暂不离婚。

  采访中,耿红英表示,婚前普法教育也尤为重要,正是因为平时的普法宣传,她们也调解成功了不少婚前纠纷。“前段时间,有对即将结婚的准新人因为彩礼的问题取消婚约,可女子却给男子花了9万余元,包括3.3万元的消费款和6.5万元的转账,经过多次调解,男子退回女子4.5万元。”

  在此基础上,当地以婚姻登记处为重要阵地,先后举办3场集体颁证、结婚宣誓等特色活动——新人穿着整洁的礼服,在亲友的见证下宣读誓词,由邀请来的名人及优秀代表为200余对新人颁证,如今这样的颁证仪式已实现常态化;还在大厅旁的会议室开展婚姻家庭主题课堂5场,参与群众超500人次;同步成立婚姻文化商会,举办两场百人相亲活动,为新人提供免费婚礼策划与礼仪指导,引导他们举办文明节俭的婚礼;组织新人植树活动,设立婚俗改革宣传月,工作人员在登记窗口为每对新人递上婚俗改革倡议书、简约婚礼指南、幸福手册等宣传资料,累计发放逾万册,着力引导群众重视家庭建设、抵制陈规陋习、树立正确婚育观念。(记者 杨洲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