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亲市场上父母是否有退休金医保成为衡量单身是否受欢迎关键之一
2025-04-10 19:16:12
周末的人民公园相亲角,62岁的李阿姨举着给儿子的相亲牌,红笔加粗的第二行写着:父母双职工,均有8000+退休金,职工医保全报。路过的大爷大妈纷纷驻足,比看985硕士内环三房更热切。旁边穿香奈儿的张姐小声嘀咕:我闺女相亲时,男方第一句就问你爸妈有没有医保,比问我家几套房还直接。
在某婚恋平台2024年数据里,父母社会保障首次超越个人职业发展,成为90后相亲时的TOP3关注项。更有人总结出新相亲公式:体制内工作+无养老负担≈优质结婚对象。那些父母拿着退休金在小区散步的年轻人,连相亲头像都带着隐形光环——在高房价、育儿成本破百万的时代,父母的医保本和工资卡,成了婚姻的抗风险保险单。
32岁的程序员阿明,去年拒绝了家境普通的女友,转身和父母双退的小学同学结婚。不是我现实,他指着房贷合同说,我每月还2万房贷,要是对方父母没医保,万一得病就是无底洞。这种考量在一线城市尤为普遍:三甲医院ICU日均费用5000元,足够吃掉普通家庭半年积蓄,而职工医保能报销85%,相当于自带医疗防火墙。
某婚恋机构红娘王姐透露,现在相亲分三查:一查对方父母是否有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扣分),二查退休金是否覆盖日常开销(需≥当地平均工资60%),三查是否有其他养老保障(如年金、存款)。甚至有极端案例:95后女生在相亲软件注明要求对方父母退休金合计≥1.5万,理由是不想婚后帮男方父母交城乡居民医保。这种变化,本质是年轻人对婚姻风险的提前预判——比起爱情童话,他们更需要现实层面的抗通胀婚姻。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60岁以上人口占比达29.6%,独生子女家庭超1.8亿户。85-95后作为最孤独的养老一代,正面临421家庭结构(4老人+2夫妻+1孩子)的压力。网友@养老预备役在相亲帖里写得直白:我每月给我爸妈存2000元养老,希望你爸妈的退休金能覆盖自己的开销,不然我们根本存不下钱生孩子。
这种焦虑催生了反向相亲条件:有姑娘在简历里特别注明父母均国企退休,医保可报销90%,相当于自带婚姻信用评级;也有男生坦言:找个父母有退休金的老婆,等于每月多赚5000元。在上海某相亲会所,父母双保家庭的匹配成功率,比普通家庭高出47%——这不是势利,而是年轻人在高生活成本下的生存策略。
58岁的国企退休职工刘叔发现,自己的退休金成了女儿的相亲加分项。以前觉得孩子结婚看感情,现在才知道,我们老两口的医保卡,比她的硕士学历还管用。这种现象背后,是传统家庭责任的现代变形:父母的社会保障,从晚年依靠变成了子女婚姻的入场门票,甚至有父母提前规划退休工资留一半给子女还房贷,以此增加孩子的相亲竞争力。
但硬币的另一面,是年轻人对无拖累婚姻的极致追求。豆瓣不婚不育保平安小组里,有人发帖:相亲时遇到对方父母没医保,直接拉黑,我不想用后半辈子给别人的原生家庭填坑。这种清醒得近乎冷酷的择偶观,折射出城市化进程中的原子化生存——当社会保障不足以托底,婚姻成了普通人最后的风险共担机制。
社会学家沈奕斐指出,这种现象本质是婚姻功能的重构:过去婚姻承载情感、生育、社会地位等多重功能,现在则首要承担经济共同体角色。在某相亲节目中,28岁的女嘉宾直言:我不是嫁给你一个人,是嫁给你的家庭风险。你爸妈没有医保,相当于我买了一支跌停的股票,这种婚姻我不敢赌。
这种转变也催生了新的社会现象:越来越多父母开始自我增值——50岁学理财、考老年大学、提升医保档次,只为成为孩子婚姻市场的优质资产。而那些没有退休金的父母,即便孩子优秀,也可能在相亲中遭遇隐性歧视。正如网友调侃:以前是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有趣,现在是丈母娘看亲家,先查退休金。
在深圳科技园,30岁的工程师小陈刚和父母双退的女友订婚,他的手机里存着两份Excel表:一份是两人的工资流水,一份是双方父母的退休金明细。算清楚这些,才敢谈结婚。他的话道出了这代人的无奈——不是不想相信爱情,而是现实压力让他们不得不把婚姻当成精密的财务计算。
父母的退休金和医保,正在成为新时代的婚姻硬通货,这背后是社会保障体系与高生活成本的对冲,是独生子女一代的生存智慧,也是城市化进程中的无奈选择。当我们在相亲角为父母双保打上对勾时,或许该问问:当婚姻开始用抗风险指数来衡量,那些关于爱情的浪漫想象,是否正在被现实的计算器碾压?
但换个角度看,这种现象也倒逼社会进步:当年轻人把父母的社会保障纳入择偶标准,本质上是对老无所养的恐惧,是对更完善养老体系的隐性呼吁。或许有一天,当我们的社会能真正实现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婚姻才能回归到因为爱情的初心——而这,才是比任何退休金都更坚实的保障。
在相亲角渐暗的路灯下,李阿姨收起写着父母双保的牌子,叹了口气:我们这代人,年轻时怕给孩子添麻烦,老了才知道,有退休金不给孩子添麻烦,就是给他们最大的嫁妆。这话,戳中了多少父母和年轻人的现实考量。
新华社北京4月7日电(记者阚静文)“住手!”“抗争”“我们不想要这样的美国!”,超1000场游行,逾50万人参与……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签署最新的“对等关税”行政令,加之美国政府此前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引发美国国内及欧洲强烈抗议。连日来,多地民众走上街头,用行动表达不满与愤怒。
美国政府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所谓“对等关税”后,苹果等美国科技企业股票跌幅明显。有外国机构指出,加征关税可能会使苹果手机价格上涨30%—40%。美国加征关税的代价是什么?通过对一部苹果手机组成的拆解,或许可以得到答案。
乔治·布什美中关系基金会总裁方大为6日在接受央视记者专访时表示,美国政府新关税政策的影响将是毁灭性的,不仅会使美国经济面临更大的风险,引发的经济衰退更是对全球贸易体系的破坏。乔治·布什美中关系基金会总裁 方大为:我认为影响将是毁灭性的。
文旅部教育部发声!文化旅游部提示中国游客谨慎赴美旅游,教育部:预警!近期选择赴美有关州学习时做好安全风险评估,人民日报:坚决反制!我们奉陪到底
34%→84%!对美所有进口商品再加征50%关税。强硬反制,多箭齐发→这就是中国态度!#关税 #中美 #反制
特朗普那家伙,这次又搞出了个大动静,只给咱中国 36 小时考虑,结果呢,咱中方两部门反手就亮剑了,而且还通知了 160 个国家。在 4 月 7 号晚上,他赶紧发文,要求中方在 4 月 8 号之前撤销对美国的关税报复。
据“平安天津”微信公众号消息,4月8日,公安西青分局查处一起违规燃放烟花爆竹案件,4名涉案人员被依法行政处罚。4月7日晚10时许,公安西青分局接报警,在西青区中北镇某酒店门前,有人燃放烟花爆竹,严重扰民。民警赶到现场后,在该酒店门前发现燃放烟花爆竹残留物。
山姆超市,又出事了。4月6日,线万元商品遭冒领#冲上热搜第一。有网友表示,“太离谱了”。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文、编辑小娄2022年12月29日这天,消失在大众视野许久的央视主持人朱军在社交平台上更新了一则内容。
美国东部时间4月9日0时,北京时间4月9日12时,白宫所谓的“对等关税”砸向全球数十个经济体。钢铝、汽车、芯片、大豆……都成为白宫的扫射目标,无一幸免。这场自诩为“美国优先”的贸易战已经成为一场“经济勒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