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返乡观察丨为什么相亲总是不成功?“女生过了25介绍的对象明显少了”
2024-09-07 15:21:18
过年期间与三位好友相聚,说起今年已然是高中毕业十周年,不免数起当年同学的近况。大部分同学都已成家立业,席间小方和小曾两位好友又想起自己那并不顺利的相亲之路。她们二人自大学毕业后,家里便有意识地安排相亲,但至今还未遇到合适的对象。她们对相亲对象的要求听起来不高,像小方的硬性条件是在市里工作,在市区有房,身高170cm左右。但更重要的是达到硬性条件后的“投缘”“相处舒服”“感觉合适”。这是一种非常强的主观感受,代表着男女两性之间的磁场契合,讲究的是“天时地利人和”。细听她们的相亲体验,可以说她们的困局在于从父代主导的婚配秩序向子代主导的婚恋秩序过渡中与相亲市场的不适配。在父代主导的婚配秩序中,父代更关注客观的家庭物质条件,子代缺少发言权。在子代主导的婚恋秩序中,父代对子代婚姻的干预仍在客观条件的把关上,子代则通过相亲后恋爱的过程来决定是否同意。恋爱是带有极强的主观性的,结果也是不确定的,但是相亲中的恋爱显得更加困难。在这个过程中,她们对相亲越发悲观,感到疲惫。究其原因,可以发现她们陷入三方面的困境中。
在本地婚仍占据主流的情况下,市场需求和可观的报酬催生了专业的媒人群体,推动了相亲市场的形成。市场,是讲求效率的。一般来说,在相亲成功到订婚前,双方会有一段恋爱的时间,看是否合适,通常在半年到一年之间。媒人只有在双方订婚后才能拿到报酬,此前介绍的所有对象都属于沉没成本。为了尽可能多和快地获取报酬,媒人会不断催促双方尽快定下来,不定时地询问进度。不只是媒人,男方和女方家庭的长辈也会不时了解一下情况,男方如果年龄稍大,会显得更加着急。小方和小曾都反复提到相亲中多方的催促,她们对此都感到很不耐烦。她们都希望能多了解对方一段时间再下决定,但在相亲市场中,这显然是不太现实的。为此,小曾在一次相亲对象的催促中,直接表示如果着急,可以先找下一家,对方也果断同意了。笔者还听另一位好友说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她与老公也是通过相亲认识,但是为了避免媒婆和双方父母的催促,她与男方商量在明面上告诉其他人他们没相上,然后背着家长谈恋爱。此外,与男性相比,女性在相亲市场中的花期更加短暂。在二十出头的年纪,她们都感觉自己市场行情非常好,媒婆介绍的对象很多。但是在过了25岁的槛后,这两年明显感觉到介绍的对象少了。时间具有双重紧迫性,但是合适的对象却不易寻。
小方表示媒婆认为相亲市场是“一群不会追人的男生追求一群最难搞的女生”。主动外向的男生基本上都不会去相亲,自己都能找到对象,到相亲市场的男生通常会更内敛一些,更不会讨女孩子欢心。笔者的一位朋友过去也应父母的要求相了不少男生,最后没有一个成的。她分析原因时,表示她更喜欢幽默外向的男生,但是相亲市场的男生都不太会说话,因此她遇不到自己喜欢的。她在去年成功订婚,一问果然是自由恋爱谈成的。小方的上一任相亲对象是一位程序员,据她的描述符合了过去对程序员的刻板印象。这位相亲对象的条件她觉得挺满意的,但是每次约会见面都不会安排做什么,出去吃饭也没有想法,一直等到小方忍不住定下一个地方。最后她表示越相处越没感觉。小曾在相亲中也遇到过情商非常低的男生,令她感到很受伤。男方见面第一句就问她有多高,在得知不符合他的标准后就不停看手机,很是应付。至于说难搞的女生,笔者认为有两点原因。第一,对“明码标价”的相亲,女性还是对未来的对象抱持着浪漫化的想象,希望能在相亲市场遇到真正合适的对象。相亲市场对男性的要求更多,而女性在年纪尚轻、市场行情好时,不免能有挑剔的资本。第二,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依旧维持着“男追女”的婚恋流程。小方和小曾都提到相亲几天内男方如果不发消息,她们就直接把人拉黑。这也意味着女性仍保持“矜持”的一面,期待男方能更加主动。媒婆通常也是催促男方去约女方,对于内向的男方而言,媒婆是他们的助攻。不过他们的问题仍会在两人相处的过程中暴露出来,如果无法匹配女性的期待,成功率自然不高。
在相亲期间,来自家庭的压力也是小方和小曾无所适从的。在父母看来,人都是要结婚的,要不然老了没有人照顾,差不多就行了,不要太挑,他们当时盲婚哑嫁也这样过来了。但是在年轻人看来,结婚是一辈子的事,他们当然要慎重对待,而不是为了结婚而结婚。但是一些长辈还会觉得她们这就是读书读太多了闲的,如果不读那么多书可能现在早就顺利结婚了。小方有一次很认真地想与她母亲谈话,她刚说出自己“不愿意为了现在结婚将就,牺牲以后的幸福”的想法,就招来母亲的冷嘲热讽,最终仍然是不欢而散。尽管小方父母的婚姻并不幸福,但他们深深嵌入地方文化结构中,还是要求子女一定要成家。小方上一任相亲对象相处了三四个月,最后还是感觉不合适选择了分手,被家里人说了好久。她觉得自己当时都有点抑郁,对相亲也不抱什么希望,甚至有点怀疑自己是否应该坚持。父母希望子女通过相亲成功结婚,他们能够完成人生任务。但是对年轻人来说,结婚不只是一个完成时,更是通往幸福的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