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起底交友软件涉黄产业链条:大尺度色情语聊、撮合卖淫嫖娼!
2025-04-23 01:38:17
2025年4月,央视一则调查报道撕开了交友软件行业光鲜的外衣--平台上青春靓丽的女神,实则是系统设置的机器人;标榜真诚交友的App,暗藏色情交易与诈骗陷阱。用户充值数千元却连一句真实回复都得不到,而平台却借此日进斗金,利润率高达3000%。这场以荷尔蒙为诱饵的生意,究竟如何运作?又是谁在背后推波助澜?
记者实测发现,下载某交友App后,男性用户只需简单注册,便会收到大量女性用户的热情搭讪。然而,这些主动示好实为系统自动发送的预设消息,每条回复均需消耗虚拟货币(如钻石金币)。例如,某App中,用户充值19元仅能发送几十条消息,而对方却无真实回应。
当用户进一步充值视频或语音服务时,部分女性用户会直接提供大尺度色情内容。例如,她伴App中,女性用户从男性消费中抽成45%以上,平台则通过高额分成激励聊天员诱导用户持续充值。更令人震惊的是,某些语音房明码标价荤素服务--素为才艺表演,荤则是露骨语音,甚至引导用户线下交易。
平台为追求暴利,逐渐将用户引流至线下。例如,音对App的语音厅要求用户支付500元即可与主播进行10分钟色情视频通话,部分厅主甚至由平台内部人员直接操控。2024年内蒙古警方破获的一起特大案件中,3个涉黄App通过裸聊表演牟利近亿元,4000名女主播跨平台串演,形成全国性犯罪网络。
调查显示,涉事App对男女用户采取截然不同的审核策略:女性需严格实名认证,而男性可随意填写信息。这种设计实则为色情服务铺路--女性成为平台的赚钱工具,男性则沦为被收割的流量奶牛。
某App开发公司项目经理直言,此类软件的核心是砸人、砸渠道--通过机器人回复、虚假流量和数据造假吸引用户,利润率可达300%-3000%。更讽刺的是,部分知名资本曾投资涉黄App(如假装情侣),却在事发后避谈责任。
尽管国家网信办近年关停数千款违规App,但涉黄平台仍通过频繁改名、更换域名、境外服务器等手段逃避打击。例如,某涉黄App被举报后,仅下线部分板块,涉黄内容仍暗流涌动。
海口一男子因轻信同城约会广告,陷入刷单诈骗陷阱,损失17万元。心理学专家指出,此类平台精准利用男性孤独感与猎奇心理,通过小额返利-大额收割模式实施精神控制。
法律专家强调,平台若默许甚至组织色情服务,可能构成组织淫秽表演罪或协助卖淫罪。然而,现有法律对擦边内容界定模糊,导致平台游走灰色地带。
涉黄交友软件的泛滥,折射出社会对健康两性关系的认知缺失。与其堵截,不如正视情感需求,推动正规婚恋平台与性教育普及。
当交友软件沦为色情交易市场,用户失去的不仅是金钱,更是对人际信任的消磨;平台赚取的暴利,终将付出法律与道德的双重代价。或许,唯有让阳光照进灰色地带,才能终结这场扭曲的荷尔蒙生意。
男子带10名女子吃烧烤逃单,事后有人加老板微信认领:“就不给钱”“爱咋咋地”
优衣库退货新规:线上订单不再支持线国已接到通知;赖清德按不住岛内了?洪秀柱现身大陆
美国土安全部长餐厅遇窃,她被称为边境“铁娘子”,上周还写信威胁哈佛大学
最新民调!仅有约42%的受访者认可特朗普表现,美国正在丧失其在全球舞台上的信誉
斗争升级!哈佛大学起诉特朗普政府!特朗普执政不到100天,已面临超150起诉讼
喊了代驾仍被查?长沙奔驰女车主凌晨饮酒,因小区没车位想停酒店,结果失控冲进绿化带